眼睛乾澀、疲勞、有異物感?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:「唉,最近手機滑太多了,眼睛用太兇了。」我們習慣性地將這些不適歸咎於「用眼過度」,認為只要多休息、少看螢幕,一切就會好轉。然而,如果這些症狀持續存在,甚至在休息後也未見改善,那您可能需要警惕——這或許不只是單純的疲勞,而是您的眼睛正在發出求救信號,預示著一種常見但常被忽視的疾病:乾眼症。
乾眼症絕非小事,它不僅影響生活品質,長期下來還可能對視力造成威脅。今天,我們邀請到擁有三代宮廷御醫傳承的旅美中醫師——Jesse黃醫生,他將帶領我們深入了解乾眼症的全貌,教我們如何透過八大關鍵症狀「揪出」這個隱形的健康小偷,並從中醫的宏觀視角,學習如何從身體的「根本」進行調理,讓雙眼真正恢復健康與水潤。
乾眼症的八大「求救信號」,您收到了嗎?
很多人以為,乾眼症就只是「眼睛乾」而已。事實上,它的表現是多樣且複雜的。黃醫生根據臨床經驗,總結出了乾眼症最常見的八大症狀,您可以藉此進行一個簡單的自我檢測:
-
眼部乾澀感 (
眼部乾澀
):這是最核心、最直接的感受。眼睛像缺水的海綿,即使眨眼也無法得到緩解。 -
異物感 (
異物感
):總覺得眼睛裡有沙子、灰塵或睫毛,忍不住想去揉,但其實什麼都沒有。 -
燒灼感 (
燒灼感
):眼睛內部或表面有灼熱、發燙的感覺,尤其在乾燥或多風的環境中更為明顯。 -
眼睛的癢 (
眼睛的癢
):眼部,特別是眼角,會時不時地發癢,讓人難以忍受。 -
眼睛的痛 (
痛
):從輕微的刺痛到較為明顯的疼痛感都可能出現。 -
眼睛的紅 (
紅
):眼白部分佈滿血絲,或呈現持續性的紅腫狀態。 -
視疲勞 (
視疲勞
):眼睛特別容易感到疲倦,稍微閱讀或看螢幕一會兒,就覺得雙眼沉重,難以睜開。 -
視物模糊 (
視物模糊
):視力變得不穩定,可能時而清晰,時而模糊,尤其在長時間用眼後,情況會更加嚴重。
除了以上八點,黃醫生還特別提到了一個極具指標性的矛盾症狀——
反射性流淚。患者會感覺眼睛明明很乾,卻又控制不住地流淚。這是因為淚液品質差,無法保護角膜,身體在受到刺激後緊急分泌的「空包彈」眼淚,量多但無滋潤效果。 如果您發現自己符合上述多項症狀,那麼請務必認真對待。
疲勞與病症的一線之隔:休息是否能緩解?
那麼,我們該如何精準地區分「用眼過度造成的疲勞」與「真正的乾眼症」呢?黃醫生提供了一個非常簡單有效的判斷標準:
症狀是否能透過休息得到緩解。
-
單純的眼疲勞:通常在您停止用眼,閉目養神,或者好好睡一覺之後,乾澀、酸脹的感覺會明顯減輕或消失。
乾眼症:它的乾澀感和異物感是持續性的,即使經過了充分的休息,這些不適症狀依然存在,不會輕易緩解。
這條界線至關重要。如果您發現自己的眼睛不適已經無法單純依靠休息來恢復,這就意味著問題可能已經從功能性的「疲勞」階段,進展到了器質性的「病症」階段,需要更深層次的調理與治療。
為何會得乾眼症?中醫探究「根本」原因
當我們確認了乾眼症的存在,下一步就是探討其發生的原因。現代醫學指出了許多誘因,如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、佩戴隱形眼鏡、荷爾蒙變化、年齡增長等。 而中醫則更進一步,探究這些誘因背後,導致身體出現乾燥狀態的「根本」體質問題。
黃醫生指出,乾眼症的病根,主要在於「肝腎不足」。
-
肝血不足:中醫認為「肝開竅於目」。肝臟儲存血液,並負責濡養眼睛。當我們「久視傷血」,長時間過度用眼,就會消耗大量肝血,導致眼睛失去滋養的源頭。
腎陰虧虛:腎主水,儲存著身體最根本的滋潤物質——「陰液」。隨著年齡增長(黃醫生引用古籍指出,女性在四十歲後陰氣就已耗損一半)、長期熬夜或荷爾蒙變化,都會大量消耗腎陰。 當身體這個最大的「水庫」缺水時,分配給眼睛的滋潤自然就少了。
因此,從中醫角度看,眼睛乾澀,並非孤立的局部問題,而是體內「肝血」與「腎陰」這兩大滋養物質雙雙虧虛的外部表現。這也解釋了為何年長者和更年期女性是乾眼症的高發族群。
從根本調理:中醫的全方位療癒之道
既然找到了病根在於「肝腎不足」,那麼調理的方向就非常明確了:滋補肝腎,濡養陰血。 這是一個由內而外的 systemic(系統性)調理過程,旨在恢復身體自行分泌高品質淚液的能力。黃醫生提供了幾個簡單實用的方法:
內服滋養—漢方茶飲:透過飲用具有滋補肝腎、養陰生津功效的茶飲,從內部補充流失的營養。黃醫生推薦了如枸杞菊花茶、桑椹枸杞茶、決明子石斛茶等,這些都是針對肝腎不足體質的溫和食療方。
外部疏通—穴位按摩:定期按摩眼周的睛明穴、攢竹穴、太陽穴和四白穴,可以促進眼部的氣血循環,如同為乾涸的土地鬆土,讓內服的滋養能更順利地送達眼部。
調整作息—養肝血的關鍵:黃醫生特別強調,應盡量在晚上11點(子時)前就寢。因為子時是肝經運行的時間,是肝臟進行修復和藏血的黃金時段。熬夜會嚴重影響肝血的生成,對於乾眼症的恢復極為不利。
總結而言,乾眼症不僅僅是用眼過度那麼簡單。透過認識其八大警訊,並理解其背後「肝腎不足」的深刻根源,我們才能擺脫治標不治本的困境。採取中醫的整體調理方案,結合茶飲、按摩與規律作息,從根本上為身體補足陰血,才是讓雙眼重獲水潤與健康的長久之道。
問答環節 (Q&A)
問1:我只有其中一兩種症狀,例如只是覺得眼睛很乾、很容易累,這樣也算是乾眼症嗎? 答:黃醫生提到,乾眼症的診斷需要綜合評估主觀症狀和客觀檢查。如果您持續有乾澀感和視疲勞這兩個核心症狀,並且無法透過休息緩解,那麼您就有可能是乾眼症的早期患者。 建議可以先透過文章中提到的方法進行自我調理,若症狀持續或加重,應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斷。
問2:眼睛模糊也是乾眼症的症狀之一嗎?我一直以為是近視加深了。 答:是的,黃醫生明確指出「視物模糊」是乾眼症的八大常見症狀之一。 乾眼症造成的視力模糊通常是不穩定的,可能會隨著眨眼而暫時改善。這是因為淚膜不穩定,無法在眼球表面形成平滑的光學介面所導致。如果您發現視力時好時壞,尤其在長時間用眼後更明顯,這很可能是乾眼症的表現,而非度數問題。
問3:為什麼我的乾眼症狀在早上剛睡醒的時候特別嚴重,眼睛都睜不開? 答:黃醫生解釋,這種情況可能有多重原因。第一,可能是您夜間的淚液分泌本來就比較少;第二,可能是您睡覺時眼瞼沒有完全閉合,導致淚液蒸發過多;第三,您的睡眠環境(如空調房)可能過於乾燥。從中醫角度看,夜晚是養陰血的時間,如果您本身肝腎陰血就嚴重不足,經過一夜也沒能補足,那麼早上起來眼睛自然會非常乾燥。
問4:乾眼症真的會影響我的視力嗎?會不會瞎掉? 答:黃醫生明確警告,嚴重的乾眼症是會導致視力下降的。長期的乾燥會磨損嬌嫩的角膜,破壞眼球表面的微環境,如果損傷到角膜,就可能造成永久性的視力下降。他更進一步指出,如果長期不進行調理,乾眼症確實存在致盲的風險。 所以絕對不能掉以輕心。
問5:既然乾眼症的根源是肝腎不足,那我只靠注意飲食、吃一些補肝腎的食物,就能改善這八大症狀嗎? 答:飲食調理是改善乾眼症非常重要的一環。黃醫生也推薦了食療,例如枸杞、石斛、黑芝麻等都有養陰的效果。然而,乾眼症的調理是一個系統工程。除了內在的滋養,促進眼部局部的血液循環也同樣重要,這就需要配合穴位按摩等外部方法。 同時,改變如熬夜、長時間看螢幕等耗傷陰血的不良習慣,更是釜底抽薪的關鍵。多管齊下,才能達到最理想的調理效果。